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520651   课程英文名称: Functional Experiment for Aquatic Animals
学 时 数:24               分: 1.0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本课程实验大纲符合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符合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要求。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中主要的生物大分子糖、酶、DNA的定量分析;蛋白质的分离及DNA的提取方法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1.加深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掌握糖、酶、DNA的定量分析方法。
3.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的方法。
4.掌握DNA的提取技术。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目的: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定量分析及分离、提取方法。
学生能力标准:
1.学生对原理的掌握情况。
2.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形式
1.教师讲解原理、操作方法及实验报告书写方法。
2.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指导。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糖含量的测定—硫酸-酚法
标准曲线制作,未知糖含量的测定
4
验证性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制胶、上样、电泳、染色、脱色
4
综合性
3
动物肝脏DNA的提取
破碎细胞、分离脱氧核糖核蛋白、分离DNA
4
验证性
4
DNA的定量测定—二苯胺法
标准曲线制作,未知DNA含量的测定
4
验证性
5
碱性磷酸酶Km的测定
标准曲线制作、反应速度测定
4
验证性
6
实验考试
原理、注意事项、操作
4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1.实验报告40%。
2.纪律10%。
3.操作20%。
4.考试30%。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水产动物机能学实验》,桂远明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书:
1.《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张龙翔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生物化学实验》,陈钧辉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李建武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撰写人
李丹彤
教研室主任
李霞
参加讨
论人员
李丹彤,李霞,柴晓杰,王秀利,张峰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440101            课程英文名称: Enzyme Engineering Experiment
学 时 数:24                        分: 1.0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本课程实验大纲符合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符合酶工程实验课程的要求。使学生掌握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1. 使学生掌握细胞破碎、盐析、层析的原理、方法
2. 使学生掌握酶比活力的测定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目的:使学生掌握酶分离、纯化方法
学生能力标准:
1.学生对原理的掌握情况。
2.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形式
1.教师讲解原理、操作方法及实验报告书写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粗分离
细胞破碎、离心
4
验证性
2
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蛋白含量测定
标准曲线制作、蛋白含量测定
4
验证性
3
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硫胺分级
硫胺分级、离心
4
验证性
4
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力测定
粗提液、硫胺分级液CCO的活力测定
4
验证性
5
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凝胶层析
装柱、层析、CCO的活力测定
8
验证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报告50%。纪律20%。操作30%。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酶工程实验》,李丹彤主编。大连:大连水产学院。 
参考书:
1.《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李建武等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水产动物机能学实验》,桂远明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撰写人
李丹彤
教研室主任
李霞
参加讨
论人员
李霞,柴晓杰,王秀利,张峰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371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ofPlant Biology
学 时 数:48/18                     分:3.0
适用专业: 生物技术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植物生物学实验》是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植物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教学大纲参考全国高校通用实验教材和实际教学需要,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要求,根据植物生物学教学大纲要求,以及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时。植物生物学实验课开设7个实验,每次时数2-4个小时,共计18个课时。本大纲教学对象为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生。本大纲根据植物生物学的发展将不断补充修正。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细胞、组织、胚胎发育等植物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显微镜、双目解剖镜的使用,初步掌握徒手切片技术及具备基本的读片识图能力。并具备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实验技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植物生物学实验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的研究方法、技术,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及徒手切片、装片、染色、生物绘图等;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讲义,上课亲自动手操作,作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详细整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四、教学形式
1.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每个实验要做实验报告,由任课教师认真批改、总结、记成绩,并把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
3.实验课操作、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压片法
2
验证性
2
植物的成熟组织
观察天竺葵叶下表皮;马铃薯淀粉粒;梨果肉石细胞;南瓜茎横、纵切
制片;向日葵茎横切
4
综合性
3
根的形态和结构
观察洋葱、蚕豆根尖的形态;观察各种植物根的结构
2
验证性
4
茎的结构
观察大豆茎的初生及次生构造;观察水稻茎、玉米茎、小麦茎的结构
2
验证性
5
叶的构造
观察大豆叶、玉米叶、苹果叶的结构;观察旱生植物叶夹竹桃及水生植物叶眼子菜的内部结构
2
验证性
6
花的结构及发育
观察当地现有花的结构;观察花药及花粉粒的发育;观察胚珠及胚囊的发育
2
验证性
7
种子和幼苗
观察大豆、蓖麻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形态和结构;观察小麦、玉米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形态和结构;观察单、双子叶幼苗类型
4
验证性
(二)选开实验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考核以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和平时的操作技术综合评定。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指导》,李雅娟主编。大连:大连水产学院出版社,2000。
参考书:
1.《植物学实验》(面向21世纪),何凤仙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植物学实验指导》,高信曾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撰写人
李雅娟
教研室主任
王斌
参加讨
论人员
毛连菊,李霞,王斌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521              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Microbiology
学 时 数:40                          分:2.0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一套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学生必须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悉和掌握微生物科学研究的操作方法。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的让学生较系统全面的掌握微生物研究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和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得进行微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三、本实验教学的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本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基本技能。在今后工作中能独立进行包括制片技术、形态观察、培养基制备、灭菌消毒技术、微生物分离纯化、生长量的测定、简单的生理生化鉴定等研究。
四、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为学生提前预习,上课教师讲解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操作示教,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性质为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显微镜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学习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并观察细菌基本形态
4
验证性
2
细菌的单染色、革兰氏染色、荚膜染色及运动性观察(4h)
对细菌进行单染色、革兰氏染色、荚膜染色并观察其形态,同时进行细菌运动性的观察。
4
验证性
3
酵母菌形态观察、死活细胞鉴别、细胞大小测定、显微直接计数及霉菌形态观察。
观察酵母菌细胞形态,鉴别死活细胞,测定细胞大小并用显微直接计数法测定细胞数。
4
验证性
4
培养基制备、消毒及高压灭菌
配制细菌和真菌用培养基,学习高压蒸汽灭菌法并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学习样品稀释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并测定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4
验证性
5
细菌鉴定中常用生理生化实验、化学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大分子物质水解
学习细菌的不同接种方法,进行IMVIC实验、H2S实验、淀粉水解实验及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
验证性
6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分离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纯化所分细菌并观察菌落形态。
4
综合性
7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养殖水中细菌总数
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细菌数量
4
综合性
8
噬菌体的分离及纯化
配制实验用培养基、噬菌体分离、噬菌体纯化
8
综合性
9
噬菌体效价测定
用双层平板法测定大肠杆菌噬菌体效价
4
综合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课单独考核,成绩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占50%)和课程结束后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占50%)两部分组成,最终成绩评定标准:90~100分为优、80~89为良、70~79为中、60~69为及格、59以下为不及格。
七、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沈萍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书:
1.《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周德庆主编。北京:高教出版社2006。
2.《微生物学》第二版,沈萍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主编。北京:高教出版社2002。
撰写人
王斌
教研室主任
王斌
参加讨
论人员
马悦欣、张东升、李霞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520641                    课程英文名称: Ichthyology experiment
学 时 数:24                                分: 1.0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课题“新世纪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新体系的建立与实践”精神制订。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鱼类学实验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解剖、观察,熟悉鱼体各部构造、一些常见和重要鱼类的鉴别、分类,为学好其它相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能熟练掌握鱼类解剖方法、熟悉鱼体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构造;掌握鱼类种类的常规鉴定方法和100种左右常见、重要鱼类的系统分类。
四、教学形式
本课程总学时24,共设8个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教学形式均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性质为基础性实验。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外部形态
鱼类的体型和头部器官的形态、鳍名称、功能,鳞基本构造
3
验证性
2
骨骼系统
鱼类骨骼的剥制、观察,了解、掌握鱼类骨骼的一般结构
3
验证性
3
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通过解剖与观察,了解鱼类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基本构造
3
验证性
4
神经系统、尿殖系统、感觉器官和内分泌器官
了解掌握鱼类神经系统、尿殖系统、感觉器官及主要内分泌器官的基本构造
3
验证性
5
圆口纲、软骨鱼纲及硬骨鱼纲鲟形目、鲱形目鱼类分类
圆口类、软骨鱼纲常见种类的主要特征,硬骨鱼纲鲟形目、鲱形目主要科、属、种的分类特征
3
验证性
6
鲑形目、鳗鲡目及鲤形目(一)鱼类分类
鲑形目,鳗鲡目、鲤形目(一)中部分科、属、种的分类特征
3
验证性
7
鲤形目(二)、鲇形目、鳉形目等鱼类分类
鲤形目(二)、鲇形目、鳉形目、颌针鱼目、鳕形目、刺鱼目、鲻形目及合鳃目主要科、属、种的分类特征
3
验证性
8
鲈形目、鮋形目、鲽形目等鱼类的分类
鲈形目、鮋形目、鲽形目、鲀形目、鮟鱇目主要亚目、科、属和种的分类特征
3
验证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鱼类学实验课单独考核记成绩,期末总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记录。期末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以实验报告和实验中表现来评定(40%),在全部实验结束后,进行期末实验考试(60%),二者合计即为总成绩。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鱼类学实验》,姜志强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
1.《鱼类学》,孟庆闻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鱼类比较解剖》,孟庆闻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花鲈研究》,冯昭信主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撰写人
姜志强
教研室主任
姜志强
参加讨
论人员
姜志强,吴立新,谭淑荣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481    课程英文名称:The Experiment of the Histology and Biology
学 时 数:22                分:1.0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多年实验教学经验,结合水产养殖学专业特点制订本大纲。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1.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
2.结合理论讲述内容,学生能认识主要组织器官结构,并联系实际,对其功能进行分析;用立体、系统、全面、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学生能熟练使用显微镜,认识各种组织结构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能做各种动态分析。
四、教学形式
实验总学时为22,每一个实验平均3学时。教学形式为学生提前预习,上课教师讲解、示教,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实验性质为验证性实验。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上皮组织的切片观察
单层上皮;复层上皮;假复层上皮;鱼皮肤
3
验证性
2
结缔组织涂片和切片观察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
织;软骨组织;硬骨组织;血液
5
验证性
3
肌肉组织切片观察
平滑肌;骨骼肌;心肌
1
验证性
4
神经组织切片观察
脊髓;脊神经;神经末梢;有髓神经纤维
2
验证性
5
消化器官切片观察
哺乳动物、鱼类、虾、贝消化管和消化腺
3
验证性
6
生殖器官切片观察
哺乳动物精,卵巢;鱼类精,卵巢;虾贝生殖腺
6
综合性
7
蛙各发育期切片观察
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
1
验证性
六、实验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20%,包括实验报告和出勤情况。
期末成绩:80% , 集中考试,以抽签方式确定考试内容,结合实物观察回答问题。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秦艳杰、李霞主编。大连水产学院自编教材。
参考书:
1.《组织学与胚胎学》,牛建昭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组织学与胚胎学》,夏毓秀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现代组织学》,成令忠、钟翠平、蔡文琴编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4.《组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曹谊林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发育生物学》,丁汉波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6.《动物胚胎学》,曲漱惠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撰写人
李霞
教研室主任
李霞
参加讨
论人员
秦艳杰,张峰,王媛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551                  课程英文名称:Cell Technolory
学 时 数:24                              分:1.0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细胞工程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一套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学生必须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悉和掌握细胞工程学的研究和操作方法。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较系统全面的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和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得进行细胞工程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技能,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实验教学的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本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工程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基本技能。在今后工作中能独立进行包括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培养基制备、灭菌消毒技术、细胞原代培养、细胞传代培养、植物细胞培养等研究。
四、教学形式      
    实验总学时24,每个实验4学时。教学形式为学生提前预习,上课教师讲解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操作示教,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性质为综合性实验。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学习倒置显微镜、超净工作台、培养箱、灭菌锅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3
验证性
2
培养用具的清洗、包装和灭菌
学习培养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和灭菌方法。
5
验证性
3
细胞培养主要溶液的配制
学习缓冲液、培养基的配置、灭菌和分装方法
4
验证性
4
细胞原代培养
学习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组织块法)
3
综合性
5
细胞传代培养
学习细胞传代培养方法、细胞形态观察、细胞计数方法
4
验证性
6
烟草叶片愈伤组织的培养
植物愈伤组织培养
5
验证性
六、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课单独考核,成绩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累计而成。平日成绩由实验报告和实验课实际操作成绩构成。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细胞工程学实验指导》,李霞主编。大连水产学院自编教材。
参考书:
1.《体外培养的原理和技术》,薛庆善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组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曹谊林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组织工程学原理与技术》,金岩主编。陕西: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表
撰写人
李霞
教研室主任
李霞
参加讨
论人员
秦艳杰,张峰,王媛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520111                     课程英文名称: Ichthyology
学 时 数:32/12                              分:2.0
适用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验证性本大纲根据我校海洋渔业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结合鱼类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鱼类学实验是鱼类学课程中重要的环节,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解剖、观察,熟悉鱼体各部分构造,掌握一些常见和重要鱼类的鉴别分类方法,为学好其它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好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能熟练掌握鱼类解剖方法、熟悉鱼体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构造;掌握鱼类种类的常规鉴定方法和70-80种常见和重要鱼类。
四、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均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鱼类的外形观测及内部构造观察
鱼类的体型和头部器官的形态;鳍的形态、功能和鳍式;鳞的基本构造和鳞式;了解掌握鱼类各系统、器官的基本构造
3
验证性
2
软骨鱼类的观察
软骨鱼纲常见种类的主要特征
3
验证性
3
鲟形目、鲱形目、鲑形目、鳗鲡目、鲤形目、鲇形目、颌针鱼目、鳕形目等常见鱼类的观察
鲟形目、鲱形目、鲑形目、鳗鲡目、鲤形目、鲇形目、颌针鱼目、鳕形目等常见鱼类的主要特征
3
验证性
4
刺鱼目、鲻形目、合鳃目、鲈形目、鲉形目、鲽形目、鲀形目、鮟鱇目等常见鱼类的观察
刺鱼目、鲻形目、合鳃目、鲈形目、鲉形目、鲽形目、鲀形目、鮟鱇目等常见鱼类的主要特征
3
验证性
 
(二)选开实验
   无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30%。实验成绩包括平时和实验考试成绩两部分,分别按40%和60%计(平时实验报告4个,每个实验报告10分,计40分;期末实验考试60分)。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鱼类学实验指导书》,吴立新,2006。
《鱼类学》(第二版),冯昭信编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参考书:
1.《鲤鱼的解剖》,秉志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2.《白鲢的系统解剖》,孟庆闻,苏锦祥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3.《中国鱼类系统检索》(上、下册),成庆泰,郑葆珊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辽宁动物志》,刘婵馨,秦克静编著。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7。
5.《鱼类比较解剖》,孟庆闻,苏锦祥,李婉端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撰写人
吴立新
教研室主任
   姜志强
参加讨
论人员
吴立新,姜志强,谭淑荣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501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Microbiology
学 时 数:32                        分: 1.5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依据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一套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学生必须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悉和掌握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所开实验课中的基本操作技术和相关的理论原理,主要包括:
显微镜操作技术;制片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灭菌技术;制备培养基技术;细菌分离纯化技术和接种技术;微生物计数技术;大肠菌群测定技术。
四、教学形式
在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指导教师概述实验原理、方法,演示基本操作技术,并做针对性指导。学生自行完成具体实验步骤和观察实验结果。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显微镜的使用;
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
学习涂片、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油镜的使用技术,对细菌进行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并观察其形态和染色结果
4
验证性
2
荚膜染色法;
细菌运动性观察;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对细菌进行荚膜染色并观察其形态,进行细菌运动性观察,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用显微直接计数法测定细胞数量
4
验证性
3
放线菌形态的观察;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霉菌的形态观察
观察放线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酵母菌细胞形态,鉴别死活细胞
4
验证性
4
培养基的制备;
高压蒸汽灭菌
配制细菌和真菌培养基,学习高压蒸汽灭菌法并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4
验证性
5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
IMViC与硫化氢试验;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学习接种技术,对细菌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用滤纸片法测定化学消毒剂的作用
4
验证性
6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学习倒平板和样品稀释技术,学习土壤中细菌和霉菌的分离与纯化技术,观察细菌和霉菌的菌落形态
4
综合性
7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学习大肠菌群测定技术
4
综合性
8
平板菌落计数法;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基本操作考试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法并测定水样中细菌的数量
4
综合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1.总成绩=实验报告成绩+期末实验基本操作考试成绩,总评成绩汇记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标准。微生物学实验单独记成绩。
2.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50%。
3.期末实验基本操作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微生物学实验》,沈萍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周德庆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撰写人
马悦欣
教研室主任
王斌
参加讨
论人员
王斌、张东升,马悦欣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581             课程英文名称: Microbiolog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学 时 数:24                         分: 1.0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悉和掌握微生物学研究中所用到的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从而掌握进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中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将书本知识用于实验,在实验中更深地理解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所开实验课中的基本操作技术和相关的理论原理,主要包括:显微镜操作技术;制片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灭菌技术;制备培养基技术;细菌分离纯化技术和接种技术;微生物计数技术。
四、教学形式:
在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指导教师概述实验原理、方法,演示基本操作技术,并做针对性指导。学生自行完成具体实验步骤和观察实验结果。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
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细菌、放线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学习显微镜操作技术,涂片、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对细菌进行单染色,观察细菌、放线菌的形态
3
验证性
2
革兰氏染色法;荚膜染色法;细菌运动性观察
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和荚膜染色并观察其形态,进行细菌运动性观察
3
验证性
3
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
观察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用显微直接计数法测定细胞数量
3
验证性
4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配制细菌培养基,学习高压蒸汽灭菌法并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4
验证性
5
细菌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定性测定;IMViC与硫化氢试验
学习接种技术,对细菌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3
综合性
6
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学习倒平板和样品稀释技术,学习土壤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技术,观察细菌的菌落形态
3
综合性
7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
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大肠菌群测定技术
5
综合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1.总成绩=实验报告成绩+期末实验基本操作考试成绩
2.实验报告成绩
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50%。
3.期末实验基本操作考试成绩
期末实验基本操作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
总评成绩汇记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标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单独记成绩。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周群英、高廷耀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书:
 1.《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微生物学实验》,沈萍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撰写人
马悦欣
教研室主任
王斌
参加讨
论人员
王斌,张东升,马悦欣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491                     课程英文名称: General zoology
学 时 数:24                                 分: 1.0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普通动物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担负着将学生导入有关课程、夯实基础、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开启有关课程基本理论、基本操作的最初入门,众所周知,水产养殖的专业分为养殖动物品种、饵料生物品种和病害品种三大模块,这些课通常都是各自独立,互相之间并无太多联系,而动物学则担负着将动物通过系统发生、进化顺序相互连系起来,使各类群定位于不同的进化层次及在整个动物界的地位,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因而学好动物学至关重要,而动物学实验又是学好动物学的必要前提和手段,为了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在原有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编写了此大纲,与原实验内容相比,作了如下修正:精简、调整原基础实验内容,按照重实际操作、重技能训练、重为专业课打基础的思路,删除后续课程将重复的有关内容,强化与专业课有关的特别是水生生物的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那增大知识密度,增大学生实际操作时间,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适当开放实验室,在可能情况下,提供实验材料和器材让学生自己动手组织实验。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动物学是一门重理论同时又格外重实际操作、对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在动物学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担负着验证各动物体的基本构造、形态特征与生理机能的辨证统一关系,认清不同动物在生物分类的地位,掌握常用实验仪器、工具的使用维护方法,掌握有关动物的解剖、处理方法,培养相关的实验技能。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与课堂理论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互为补充,利用实际操作,验证理论教学所讲授的有关动物体的构造、形态特点、生理特征、分类和部分生态特征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会相关仪器设备、工具的使用与维护,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素质。通过实验课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观察、识别各类动物形态特征、分类鉴征、动物解剖、标本处理、生物绘图等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常见动物和经济水产动物,并掌握其主要的生物学特点。掌握常用的仪器设备、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四、教学形式
本实验课共计开设基础实验12个,每实验2学时,共计24学时。教学形式以实验室课堂教学为主,实验手段为利用显微镜等仪器、解剖器具等工具实现学生的自主操作。实验性质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辅以部分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结合实验室的有限开放,使部分学生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机会。
五、实验项目、内容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 验 项 目
实 验 内 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生物绘图、细胞的形态结构
1.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2.生物绘图的教学目标、技巧。
3.洋葱鳞状上皮细胞和人口颊上皮细胞的结构。
 
2
综合性
2
实验二 原生动物门-眼虫、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1.绿眼虫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2.草履虫的外形、运动和内部构造。
2
验证性
3
实验三 腔肠动物门-水螅的形态构造
1.水螅横切片、纵切片和整体封片的观察。
2.示教标本的观察:海蜇、各种水母、群体水螅、海葵、海仙人掌、各种珊瑚等。
2
验证性
4
实验四 扁形动物门-涡虫、华枝睾吸虫的形态构造
1.涡虫横切片的观察。
2.华枝睾吸虫整体封片的观察。
3.示教标本观察:猪带绦虫节片、鱼绦虫、布氏姜片虫等。
2
验证性
5
实验五 原腔动物门-人蛔虫、环节动物门-环毛蚓、沙蚕的比较
1.涡虫横切片的观察。
2.华枝睾吸虫整体封片的观察。
3.示教标本观察:猪带绦虫节片、鱼绦虫、布氏姜片虫等。
4.示教标本观察:各种沙蚕、石灰虫类、水蛭等。
2
验证性
6
实验六 软体动物门-菲律宾蛤仔、乌贼的形态解剖
1.菲律宾蛤仔的外形、测量及内部解剖。
2.乌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3.示教标本:常见种类,经济种类的观察。
2
验证性
7
实验七 节肢动物门-对虾的形态解剖
1.对虾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2.甲壳纲常见种、经济种的示教标本观察。
3.附:常见水生昆虫的示教标本观察。
2
验证性
8
实验八 棘皮动物门-海胆的形态解剖
 
1.海胆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示教标本的观察:各纲代表种、经济种标本的观察。
2
验证性
9
实验九 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尾索动物亚门-海鞘的观察
1.文昌鱼切片和整体封片的观察。
2.单体海鞘-柄瘤海鞘、群体海鞘-菊海鞘的观察。
3.示教标本的观察:文昌鱼标本,各种海鞘。
2
验证性
10
实验十 两栖纲-蟾蜍的解剖、两栖纲、爬行纲的分类
1,蟾蜍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2,两栖纲、爬行纲分类标本的观察。
2
验证性
11
实验十一 鸽的骨骼标本和内部解剖
1.鸽骨骼标本的观察。
2.鸽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
验证性
12
实验十二 兔的骨骼、小白鼠的解剖
1.兔骨骼标本的观察。
2.小白鼠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
验证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为独立的考察课,采用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两者各占50%,平时成绩主要看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采取抽签定题的方式,全面考核对全部实验的掌握情况,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动物实验指导》,周一兵,曹善茂编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参考书:
1.《无脊椎动物学》,江静波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2.《脊椎动物学》,杨安峰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3.《无脊椎动物学》,任淑仙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撰写人
曹善茂
教研室主任
王斌
参加讨
论人员
曹善茂,周一兵,刘波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310051                  课程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学 时 数:40/16                           分:2.5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1.为了适应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
2.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06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要求。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仪器分析》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中《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不仅增加学生对仪器分析方法的感性认识,而且在基础化学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和学习大型精密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使之与《仪器分析》理论课所学知识紧密结合,为今后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分析流程,初步掌握微量进样器进样技术及简单的谱图分析。
2.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和定量方法,初步掌握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技术。
3. 掌握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和使用方法。
4.了解双光束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掌握仪器扫描技术。
5.掌握溶出伏安法的测定原理,汞膜电极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能进行组成简单水样的分析测定。
6.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并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
四、教学形式
1.在讲授仪器分析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仪器分析实验课。实验前,学生应先复习与实验有关的教材内容,阅读实验指导书中相应仪器的操作规程,预习实验内容。
2.指导教师简述实验基本原理、方法;讲解仪器使用规程、注意事项,并将仪器启动到位。学生分组完成具体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学生、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3.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提交实验报告。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气相色谱法实验
正构烷烃混合物的分离、定量及有关色谱参数的测定
4
综合性
2
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镁的含量
3
综合性
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实验
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和分析
3
综合性
4
红外吸收光谱法实验
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及样品制备方法
3
综合性
5
极谱法实验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的镉
3
综合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仪器分析实验共16学时,是《仪器分析B》课程(40学时)的一部分,占课程总评成绩的40%。实验成绩由预习情况、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三部分组成。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90-100分
预习认真,回答问题正确;实验课纪律好、思维活跃、态度认真;及时完成实验报告,撰写认真、规范,数据详实,结果正确,能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讨论
75-89分
预习较认真,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实验课纪律好、态度较认真;及时完成实验报告,撰写较认真、规范,数据误差较小,结果基本正确
60-74分
预习一般,回答问题较差;实验课纪律、态度一般;未及时完成实验报告,撰写不够认真,数据误差较大
60分以下
没有预习;实验课纪律差、态度不认真;未做实验;未完成实验报告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仪器分析实验》(修订版),陈炜编,大连水产学院,2006
主要参考书:
1.《仪器分析实验》(第二版),苏克曼、张济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仪器分析实验》,赵文宽,张悟铭、王长发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仪器分析实验》(第二版),穆华荣、陈志超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仪器分析实验》,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实验中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仪器分析实验》(修订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撰写人
 炜
教研室主任
 炜
参加讨
论人员
汪秋宽、李伟、邢殿楼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310081                    课程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学 时 数:32/12                             分:2.0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1.为了适应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
2.根据水产养殖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2006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要求。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仪器分析》实验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不仅增加学生对仪器分析方法的感性认识,而且在基础化学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和学习大型精密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使之与《仪器分析》理论课所学知识紧密结合,为今后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分析流程,初步掌握微量进样器进样技术及简单的谱图分析。
2.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和定量方法,初步掌握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技术。
3.掌握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和使用方法。
4.了解双光束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掌握仪器扫描技术。
5.掌握溶出伏安法的测定原理,汞膜电极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能进行组成简单水样的分析测定。
6.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并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
四、教学形式
1.在讲授仪器分析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仪器分析实验课。实验前,学生应先复习与实验有关的教材内容,阅读实验指导书中相应仪器的操作规程,预习实验内容。
2.指导教师简述实验基本原理、方法;讲解仪器使用规程、注意事项,并将仪器启动到位。学生分组完成具体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学生、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3.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提交实验报告。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气相色谱法实验
正构烷烃混合物的分离、定量及有关色谱参数的测定
4
综合性
2
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镁的含量
2
综合性
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实验
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和分析
2
综合性
4
红外吸收光谱法实验
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及样品制备方法
2
综合性
5
极谱法实验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的镉
2
综合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仪器分析实验共12学时,是《仪器分析》课程(32学时)的一部分,占课程总评成绩的30%。实验成绩由预习情况、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三部分组成。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90-100分
预习认真,回答问题正确;实验课纪律好、思维活跃、态度认真;及时完成实验报告,撰写认真、规范,数据详实,结果正确,能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讨论
75-89分
预习较认真,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实验课纪律好、态度较认真;及时完成实验报告,撰写较认真、规范,数据误差较小,结果基本正确
60-74分
预习一般,回答问题较差;实验课纪律、态度一般;未及时完成实验报告,撰写不够认真,数据误差较大
60分以下
没有预习;实验课纪律差、态度不认真;未做实验;未完成实验报告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仪器分析实验》(修订版),陈炜编。大连水产学院,2006。
参考书:
1.《仪器分析实验》(第二版),苏克曼、张济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仪器分析实验》,赵文宽,张悟铭、王长发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仪器分析实验》(第二版),穆华荣、陈志超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仪器分析实验》,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实验中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仪器分析实验》(修订版),仪器分析实验编写组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撰写人
 炜
教研室主任
 炜
参加讨
论人员
刘长发、李霞、王吉桥、邢殿楼
院长签字:
日期 2006.09
 
 
 
 
 


 
课程编码:540631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Hydrobiology
学 时 数:32                           分: 1.5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和更好适应水产养殖业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保证和提高水产养殖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制订。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水生生物学实验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水生生物学(水产饵料生物学)教学内容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常见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等基本知识,巩固分类学知识,具备常见水生生物的鉴别能力。并为以后的综合教学实习及后续的生物饵料培养、海藻栽培学、虾、蟹类增养殖、贝增养殖学和养殖水域生态学等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常见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等基本知识,巩固分类学知识,具备常见水生生物的鉴别能力。
2.学生能力标准:
1)掌握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分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具备鉴别主要水产饵料生物和进行水产饵料资源调查的能力。
3)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镜等生物实验常用的仪器。
4)进一步熟练掌握生物图的绘制技能。
5)掌握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及编制方法。
四、教学形式:
在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事先了解实验内容。指导教师详细讲述观察内容、注意事项及绘图要求,并随时指导。每个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内容并绘图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蓝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
微囊藻、色球藻、蓝纤维藻、鞘丝藻、螺旋藻、颤藻、鱼腥藻、拟鱼腥藻、束丝藻、念珠藻
2
验证性
2
硅藻门中心纲常见种类及其细胞形态观察
直链藻、小环藻、圆筛藻、骨条藻、冠盖藻、根管藻、角毛藻、双尾藻、弯角藻、盒形藻
2
验证性
3
硅藻门羽纹纲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
针杆藻、海毛藻、海藻线、曲壳藻、舟形藻、羽纹藻、桥弯藻、异端藻、菱形藻、双菱藻
2
验证性
4
金藻门、黄藻门、隐藻门和甲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
 
等鞭金藻、网骨藻、锥囊藻、黄丝藻、拟气球藻、隐藻、蓝隐藻、光甲藻、多甲藻、夜光藻、翅甲藻、角藻
2
验证性
5
裸藻门、绿藻门团藻目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
裸藻、囊裸藻、鳞孔藻、柄裸藻、
衣藻、扁藻、盐藻、盘藻、实球藻、空球藻、团藻
2
验证性
6
绿藻门其它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结构
小球藻、卵囊藻、栅藻、空星藻、
盘星藻、水网藻、刚毛藻、新月鼓藻、鼓藻、角星鼓藻、水绵、双星藻
2
验证性
7
原生动物常见种类、轮虫形体观察
表壳虫、砂壳虫、游仆虫、拟铃虫、类铃虫、网纹虫及臂尾轮虫属活体观察
2
验证性
8
轮虫常见种类及形态观察
臂尾轮属、龟甲轮属、多肢轮虫、三肢轮虫、疣毛轮虫、巨腕轮虫、晶囊轮虫、水轮虫
2
验证性
9
枝角类常见种类及形态观察
秀体溞、尖头溞、溞属、低额溞、
船卵溞、裸腹溞、象鼻溞、三角溞
2
验证性
10
桡足类常见种类及形态观察
哲水蚤属、华哲水蚤属、拟哲水蚤属、许水蚤属、大眼剑水蚤属、剑水蚤属、长腹剑水蚤属、猛水蚤属
2
验证性
11
其他甲壳动物、毛颚动物、浮游幼虫常见种类的形态观察
糠虾、毛虾、卤虫、丰年虫、蚌壳虫、鲎虫、海蟑螂、钩虾、麦秆虫、腺介虫、强壮箭虫及几种常见浮游幼虫
2
验证性
12
水生环节动物和水生昆虫常见种类及形态观察
沙蚕属、才女虫属、小头虫属、顠体虫属、仙女虫属、颤蚓属、尾鳃蚓属及常见水生昆虫
2
验证性
13
淡水软体动物常见种类及形态观察
圆田螺、环陵螺、萝卜螺、无齿蚌、帆蚌、冠蚌、珠蚌、矛蚌、扭蚌、丽蚌、裂脊蚌、河蚬、湖沼股蛤
2
验证性
 
14
水生维管束植物常见种类及形态观察
菹草、金鱼藻、眼子菜、黄花狸藻、满江红、睡莲、轮叶黑藻、莼菜、
芦苇、蒲草、浮萍等
2
验证性
15
浮游生物的定量方法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定量方法
2
综合性
 
 
实验考试
鉴定常见水生生物标本10-20个
2
 
 六、实验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实验课成绩单独考核。包括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50%(5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50%(50分),最后评定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水生生物学(水产饵料生物学)实验》,赵文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参考书:
1.《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胡鸿钧,魏印心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藻类学》,B.福迪编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中国海域常见浮游硅藻图谱》。杨世民,董树刚编。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4.《中国淡水轮虫志》,王家辑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
5.《甲壳动物学》,堵南山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中国海洋浮游生物图谱》,束蕴芳,韩茂森编著。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撰写人
赵文、刘青
教研室主任
姜志强
参加讨
论人员
赵文,刘青,闫喜武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540481            课程英文名称:  Generality of Hydrobiology
学 时 数:56/16                     分: 3.5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水生生物学概论是海洋渔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选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本课程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水体中主要生物形态结构、分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获得水生生物鉴别、标本采集和制作、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实验是水生生物学概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水生生物学概论教学内容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常见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等基本知识,巩固分类学知识,具备常见水生生物的鉴别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掌握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分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镜等生物实验常用的仪器。
3)初步掌握生物图的绘制技能。
4)学会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形式:
    在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事先了解实验内容。指导教师详细讲述观察内容、注意事项及绘图要求,并随时指导。每个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内容并绘图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浮游植物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微囊藻、螺旋藻、颤藻、舟形藻、圆筛藻、菱形藻、黄丝藻、夜光藻、角藻、裸藻、
栅藻、盘星藻、团藻、刚毛藻、水绵
4
验证性
 
2
浮游动物常见种类及形态观察
游仆虫、表壳虫、砂壳虫、臂尾轮虫、龟甲轮虫、晶囊轮虫、低额溞、大型溞、裸腹溞、哲水蚤、华哲水蚤、拟哲水蚤、剑水蚤、猛水蚤、强壮箭虫
4
验证性
 
3
底栖动物常见种类及形态观察(一)
环节动物:沙蚕、颤蚓
甲壳动物:糠虾、卤虫、丰年虫、蚌壳虫、鲎虫、海蟑螂、钩虾、虾蛄
水生昆虫:水斧虫、龙虱及幼虫 、牙虫、蜻蜓稚虫、摇蚊幼虫
4
验证性
 
4
底栖动物常见种类及形态观察(二)
软体动物:鲍、环陵螺、短沟蜷、 滨螺、骨螺、萝卜螺、蚶、贻贝、江珧、 扇贝、牡蛎、帆蚌、河蚬、蛤蜊
棘皮动物 :海参、海燕、海胆
4
验证性
 
 
(二)选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浮游生物的定量方法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定量方法
4
综合性
 
六、成绩考核及评定方式
本实验成绩2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评定包括平时考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三部分内容。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水生生物学(水产饵料生物学)实验》,赵文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参考书:
1.《藻类学》,B.福迪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浮游硅藻类》,小久保清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3.《中国动物志,甲壳纲,淡水枝角类》,蒋燮治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4.《中国海洋浮游桡足类》(上、中卷),郑重等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
5.《水生生物学》,梁象秋等,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撰写人
刘青
教研室主任
姜志强
参加讨
论人员
刘青,赵文,魏杰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561          课程英文名称: Genetic Engineering Experiment
学 时 数:36                     分: 2.0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基因工程实验》是配合《基因工程》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基因工程实验》课的教学,力求使同学们能够对基因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同学们对探索基因工程的方法和技术的浓厚兴趣。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同学们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形式
教师讲解和强调实验原理、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然后以5人一小组、3~4小组为一大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每位同学亲自动手做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予以辅导,每项实验结果均须进行检测。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水生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在有EDTA及SDS一类去污剂存在下,用蛋白酶K消化细胞,随后用酚、氯仿抽提,制备高分子量DNA。
6
综合性
2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DNA
通过凝胶电泳检测待测样品DNA的浓度、DNA分子大小、DNA分子的构像。
5
验证性
3
DNA的酶切
选取限制性内切酶EcoR I或EcoR V对DNA进行酶切。
5
验证性
4
DNA的连接
T4 DNA连接酶将外源DNA片段连接在一起;或外源DNA与载体连接,组成重组子。
5
验证性
5
DNA特异片段的扩增
设计已知基因的引物,用PCR技术扩增基因的DNA特异片段。
5
验证性
6
水生动物肌肉组织总RNA的提取
用热苯酚-硫氰酸胍或TRIZOL试剂从动物肌肉组织中提取总RNA,电泳检测。
5
验证性
7
RT-PCR
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PCR,电泳检测。
5
综合性
合计
 
 
36
 
 (二)选开实验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课分为平时实验成绩、期末口试成绩和实验总结三部分。平时实验成绩占70%,期末口试成绩占15%,实验总结成绩占15%。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基因工程实验指导》,朱旭芬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书:《基因工程实验技术》,陈宏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撰写人
王秀利
教研室主任
 霞
参加讨
论人员
王秀利,李霞,毛连菊,张峰,柴晓杰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51351   课程英文名称: Biological Electron Microscope Technology
学 时 数:24/16            分:1.5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1.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国家教育部<1998>2号文件)。
2.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编号04-16-3)。
3.大连水产学院06版本科教学计划。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课程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电镜构造、原理和使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初步了解电镜样品制备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样品取材技术的教学目标和操作方法;掌握一定的电镜摄影、暗室技术;通过电镜对生物材料的观察,增加对超显微形态结构的认识和了解;基本能够达到会运用电镜的研究方法,独立设计电镜观察、分析的实验方案,为今后学习、科研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1.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了解电镜基本构造、一般原理和使用的基本理论;
2.了解电镜的发展和应用范围;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电镜样品取材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电镜样品基本制备方法;
4.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一定的电镜摄影、暗室技术及电镜观察的基本要领;
5.熟悉对材料超微结构、形态的研究方法,具有初步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四、教学形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1.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集中讲授和演示电镜主要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各实验操作步骤。
2.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学生应当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实验中部分实验内容由指导教师演示,部分内容由学生分组完成具体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学生、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课后需提交实验报告。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样品取材、清洗、固定、脱水、干燥、粘台。
6
综合性
2
超薄切片样品制备技术
样品取材、清洗、固定、脱水、浸透、包埋、聚合、切片(铺膜、制刀、修块、超薄切片、捞片)、染色。
5
验证性
3
电镜观察
1)了解电镜的外部构造及使用电镜的主要操作流程;(2)演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图像分析和拍照过程。
1
验证性
4
暗室技术
1)演示胶卷、透射底片冲洗;(2)照片的洗印和放大;(3)放大机的使用方法。
4
验证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课程成绩由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实验态度、课堂纪律等情况来评定,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标准如下:
90-100分
实验操作准确,态度认真,课堂纪律好,整洁,实验报告上交及时,撰写认真规范
80-89分
实验操作有疏忽,态度认真,课堂纪律较好,整洁,实验报告上交及时,撰写较认真规范
70-79分
实验操作不规范,态度较认真,课堂纪律一般,不够整洁,实验报告上交不及时,撰写不够认真,有错误
60-69分
实验操作不规范,态度不够认真,课堂纪律较差,不够整洁,实验报告上交不及时和报告内容不完整,撰写不认真,错误较多
60分以下
实验操作不规范,态度不端正,课堂纪律差,不够整洁,不交实验报告
总评成绩根据以上标准综合评定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生物电子显微技术》,康莲娣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书:
1.《实用生物电子显微术》,林钧安主编。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生物医学超微结构与电子显微镜技术》,洪涛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3.《生物电子显微术教程》,陈力编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细胞超微结构与电镜技术—分子细胞生物学基础》,凌诒萍、俞彰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撰写人
孙静娴
教研室主任
陈炜
参加讨
论人员
宋良国,陈炜,张东升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011             课程英文名称: Ainimal Physiology
学 时 数:48/16                      分: 3.0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依据《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而制定。该课程总学时48,其中实验课16学时。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规范操作、分工协作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使学生了解各种生理指标检测仪器(包括生理微机实验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种生理指标检测技术,初步掌握基础生理学研究方法以及各种生理仪器的使用,进行初步手术操作技能训练;掌握鱼、虾、贝以及水产经济动物重要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技能。
四、教学形式
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课上指导教师先讲述实验的基本方法、仪器和器械的使用,并亲自显示,然后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每一个实验,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骨骼肌生理特性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2)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3
验证性
2
心肌生理特性
(1)蛙心起搏点
(2)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2
验证性
3
平滑肌生理特性
1)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
3
验证性
4
鱼类血液学指标测定Ⅰ
1)稀释法测定红细胞数
2)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
3)涂片法计数白细胞
4)Nacl法测定红细胞脆性
4
验证性
5
鱼类血液学指标测定Ⅱ
1)鱼类采血、离心制备血清(浆)标本
2)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3)邻苯二甲醛法测定血清胆固醇
4)应用双缩脲法测定鱼类血清(浆)中总蛋白的含量
4
验证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技能掌握情况逐项打分,并结合实验报告情况综合评分,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动物生理学》,杨秀平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鱼类生理学》,林浩然编著。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生理学》,张镜如等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撰写人
丁鉴峰
教研室主任
王斌
参加讨
论人员
王斌,吴垠,丁鉴峰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520652   课程英文名称: Functional Experiment for Aquatic Animals
学 时 数:24               分: 1.0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动物生理学的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及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1.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2.使学生掌握一些水产动物机能学的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水产动物  机能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原理解决实践中有关问题。
2.基本方法及操作:
1)水产动物机能学—生理部分实验仪器的使用
熟练使用和掌握相关实验仪器和设备,如显微镜、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微机机能多用仪等,正确顺利完成相关内容的实验。
认识和使用其他其它机能学实验仪器。
2)动物手术操作及样品制备
熟练掌握和完成各个实验相关的手术操作过程,如动物解剖、鱼类采血技术;掌握机能学实验常用的组织分离,组织提取、酶液制备等技术。
3)实验方法
牢固掌握每个实验中的实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与操作。
3.基本素质:
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水产养殖事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公共财产,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实验。
4.学生能力提高: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和实践将培养学生从器官系统的分析入手,运用血液等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技术评价水产动物生长状况和健康状况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形式
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所做实验项目的目的意义有所了解。实验课上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仪器的使用,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具体实验步骤,包括实验动物的手术操作,各项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结果的讨论,并有针对性组织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综合论文。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项目
实验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实验一:鱼类耗氧
率的测定;鱼类氨氮排泄率的测定。
鱼、虾能量代谢率测定方法及装置介绍和操作过程。
应用静水密闭法[或流水密闭法]测定鱼类[或虾]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
4
综合性
2
实验二:血液(1)
鱼类的采血方法介绍和操作。
应用稀释法计数鱼类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应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的数量;制作血涂片,并进行鱼类白细胞计数。
4
验证性
3
实验三:组织的分离及组织液的制备;组织蛋白含量的测定。
血清标本的分离操作;组织(肝、胃、肠、鳃等)提取及组织匀浆液的制备;掌握不同制备方法对组织指标测定的影响;利用比色法测定组织蛋白含量
4
验证性
4
实验四:血液(2)
 
应用双缩脲法测定鱼类血清[浆]中总蛋白的含量;鱼虾血糖、胆固醇的测定与分析
4
验证性
5
实验五: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水生动物消化系统蛋白酶活力的测定与分析;水生生物消化系统淀粉酶活力的测定与分析。
4
综合性
6
实验六组织酶学指标检测
测定鱼类血清、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活力;组织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组织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4
验证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综合应用性实验从预习、提问、实验过程操作,及实验理论考试,综合应用性实验报告等方面综合考察学生成绩(实验报告占60%,实验课笔试成绩占20%,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单独记分。
1.平时成绩(占20%):包括3方面考察:①随堂考勤,记录旷课、迟到、早退者;②实验前提问,预习过实验,回答流利、正确者,记满分;③在实验过程中,态度认真,积极动手,操作规范者,记满分,如果发现袖手旁观、看书、写报告而不参加操作扣分。
2.实验理论考试(占20%):各班随机抽取2-3题,闭卷考试,满分2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有关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按照知识点给予记分,答错一个问题扣除5分。
3.综合应用性实验报告(60%):重在考核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占50%。报告书写认真、格式规范、内容完整、结果正确者,20分起记;在上述基础上,能查阅有关理论书籍,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实验结果正确者,则以50分记。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水产动物机能学实验》,桂远明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参考书:
1.《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吴垠编。大连水产学院自编讲义,2000。
2.《动物生理学实验》,杨秀平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撰写人
吴 垠
教研室主任
王斌
参加讨
论人员
吴垠,丁鉴锋,王斌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550171                 课程英文名称:Aquatic Animal Physiology
学 时 数:60/12                          分:3.5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及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1.通过实验教学验证部分生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2.使学生掌握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提高对学习动物生理学目的性以及对于实验在生理学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生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发展总是与生产实践的发展相关联,各种新技术不断运用到生理学实验中,使生理学的研究日益深入,带动生理学理论和知识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基本原理: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原理解决和解释实践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2.基本方法及操作:
1)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
熟练使用和掌握微机生理实验系统,学会相关软件的使用,确保正确完成相关内容的实验。
认识和学会使用其他生理实验仪器。
2)动物手术操作
熟练掌握和完成各个实验相关的手术操作过程,如动物解剖、神经肌肉标本的制备,心肌和小肠平滑肌的制备等。
3)实验方法
牢固掌握每个实验中的实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与操作。掌握急性实验法的基本原理。
3.基本素质:
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水产养殖事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公共财产,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实验。
四、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课上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仪器的使用,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具体实验步骤,包括实验动物的手术操作,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结果的讨论,并有针对性组织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骨骼肌生理特征(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生理学常用仪器介绍使用;重点介绍微机生理教学系统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规程;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描述骨骼肌的单收缩、复合收缩、强制收缩曲线,分析和深入理解骨骼肌的生理特性。
4
验证性
2
心肌的生理特性:蛙心脏起搏点,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蟾蜍心脏手术;蟾蜍心肌起博点的检测。
应用微机生理实验系统描记心肌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曲线,分析和理解心肌的生理特征,并与骨骼肌生理特征作以比较。
4
验证性
3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制备家兔[或豚鼠]离体小肠标本。
应用微机生理教学系统描述肾上腺素、乙酰胆碱、NaOH、HCL等对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影响的曲线图。分析和深入理解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并与骨骼肌、心肌生理特性作以比较。
4
验证性
六、实验成绩评定
《水产动物生理学》实验12学时,实验成绩记入本门课程总成绩中(水产动物生理学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记)。
理论课成绩占85%,实验成绩占15%。
实验成绩评定标准: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打分,并结合实验报告撰写情况综合评分。其中,实验报告占10%,平时成绩占5%(包括考勤,上课提问,实验操作情况,结果等)。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水产动物机能学实验》,桂远明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参考书:
 
撰写人:
吴垠
教研室主任 
王斌
参加讨论
人员
吴垠,丁鉴锋,王连顺
院长签字:
日期: 2006.09
 
 
 
 
 


 
课程编码:550161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s on Aquatic Animal Diseases
学 时 数:24               分:1.0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大连水产学院2006教学大纲和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方案制定。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课程,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操作等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原形态、病理指标等的感性认识,对理解和掌握疾病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活体解剖、细菌分离、显微镜观察、图片资料展示等环节,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主要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原形态、特殊的病理指标,学会基本的疾病学实验技术,具备对主要疾病进行初步诊断的能力。
教学形式
通过教师讲解、演示,课堂提问等环节,了解和熟悉实验内容,并经过学生实际操作,理解和消化实验内容。
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基本病理(一)
充血、出血、变性、坏死
3
验证性
2
基本病理(二)及病毒性疾病
肿瘤及鱼类肿瘤、大体标本、病理切片
3
验证性
3
细菌性疾病
活体解剖、细菌分离、药敏实验
3
综合性
4
真菌性疾病及鞭毛虫病观察
大体标本、真菌及鞭毛虫形态观察
3
验证性
5
孢子虫病
大体标本、孢子虫形态观察
3
验证性
6
纤毛虫病
大体标本、水浸片、染色片观察
3
验证性
7
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病
大体标本、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病原标本观察、染色片观察
3
验证性
8
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病
甲壳类、软体动物水浸片、染色片观察
3
验证性
合计
 
 
24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考试及平时实验报告相结合。实验考试在作完最后一次实验后进行,分为经采集的图像辨认、镜下辨认和镜下查找病原相结合的方式,共10个题。最终成绩中试验考试占60%,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占40%。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指导》李华编。大连水产学院自编教材。
参考书:《水产动物病害学》,战文斌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撰写人
李华 叶仕根    
教研室主任
王吉桥
参加讨
 论人员
李华,叶仕根,王斌
院长签字:
日期 2006.09
 
 
 
 
 
 


 
课程编码:550081     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n Diagnostic Technology of Aquatic Animal Diseases
学 时 数:24                  分:1.0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大连水产学院2006教学大纲以及水产养殖学专业病害防治方向培养方案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水产动物疾病诊断技术”是根据水产动物疾病研究发展形势开设的一门新课,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了解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了解各种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特点,对理解和掌握疾病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活体解剖、血清制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抗原抗体反应、ELISA技术、PCR技术,使学生能了解和掌握各种指标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了解现代诊断技术并对各种诊断技术做出评价,初步具备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诊断技术的能力。
四、教学形式
利用电子课件介绍试验原理和实验设计、试验步骤等,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加以理解,并经老师的演示和示范,了解和掌握试验程序和注意事项。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血清制备及临床检查
鱼体抽血、血清制备、活鱼检查等
4
综合性
2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肌酐等。
4
验证性
3
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测定
玻片凝集反应、抗原制备、抗体效价测定
4
验证性
4
对虾白斑病毒病检测
模板制备、PCR扩增、电泳确认等
4
验证性
5
ELISA方法检测爱德华氏菌
抗原包被、抗体及酶标抗体与抗原的反应、结果确认
4
验证性
6
细菌16SDNA扩增
模板制备、PCR扩增、电泳确认等
4
验证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平时实验报告及出勤和表现等。实验报告占70%,出勤和表现占30%。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大连水产学院自编讲义,李华编。
参考书:《生命科学实验技术》,郝福英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撰写人
李华    
教研室主任
王吉桥
参加讨
论人员
李华,叶仕根,张峰
院长签字:
日期: 2006.09
 
 
 
 


 
课程编码: 160452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Experiment
学 时 数: 28                             分:1.0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依据“2006版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化学实验Ⅱ》(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前期课程是“分析化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并为后续实验课和生产实习,教学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实验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养殖生产中准确测定有关化学成分,准确判断水质,确定生产措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养殖生产中常见和重要化学指标的测定方法以及有代表性常用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上完实验课后应具备如下实验操作技能:
1.熟练掌握滴定分析(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分析天平的使用。重点掌握比色分析的有关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2.掌握几种常见仪器(光电电子天平、离心机、721分光光度计、真空抽滤泵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基本掌握常用的水样预处理方法(絮凝法、离心法、过滤法)。
4.了解间隙水和底泥中化学成分的取样及测定方法。
四、教学形式
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讲解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并做必要的示范操作,教师
随时观察学生的试验过程,及时辅导解决疑难问题。尽可能用多媒体教学。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天然水二氧化碳的测定
1.学习天然水CO2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复习试剂的配制和标准溶液的标定;
3.学习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
3
验证性
2
天然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1.学习碘量法测DO的方法和原理;       
2.学习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3.学习氧化性干扰的检查和消除方法。
4.巩固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
3
验证性
3
天然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氧化法)
1. 学习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耗氧量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方法。
2. 巩固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3
验证性
4
淡水离子总量的测定
1.学习用离子交换法测定水的总含盐量;        
2.复习碱度的测定。
3.巩固滴定分析的操作技能。
3
综合性
5
硫酸盐的测定(EDTA容量法 )
1.学习EDTA容量法测定水中SO42      
2.学习硬度的测定;
3.巩固滴定分析的操作技能。
3
综合性
6
氨态氮的测定
1..学习氨态氮的比色测定方法。
2.学习比色分析原理和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复习标准溶液的配制。
4.学习絮凝法处理水样。
4
综合性
7
可溶性活性磷的测定(钼锑抗法或二氯化锡还原法)
1. 学习比色法测定可溶性活性磷。
2. 巩固比色测定的原理和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 学习真空抽滤法预处理水样。
3
综合性
8
底泥中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比色法)
 
1.学习比色法测定硫化物 。       
2.巩固比色分析的原理和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了解底泥硫化物的采样和保存方法。
3
验证性
9
亚硝酸氮的测定(偶氮染料法)
1. 学习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氮。
2. 巩固比色测定的原理和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学习离心法预处理水样。
3
验证性
总计
 
 
28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50:5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按照学生平时的实验预习准备情况、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实验报告的质量等综合给出。期末考核可以选取教学计划中的一个实验内容,重点考核比色分析和工作曲线的制作等实验操作技能,同时适当考核实验基本理论。最后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的平均值确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雷衍之主编。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参考书:
《化学实验》,雷衍之主编。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撰写人
杨凤
教研室主任
姜志强
参加讨
论人员
杨凤,姜志强,邢殿楼,陈炜
院长签字:
日期 2006.09
 
 
 
 
 
 


 
课程编码:160121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s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学 时 数:43/15                分:2.5
适用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依据“2006版海洋渔业工程本科生培养计划”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环境化学》(实验)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环境化学》课程的一部分,总计15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进行水质分析的能力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并为后续实验课的实验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将来科研和生产工作中准确测定有关水质化学成分,综合评价水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天然水中常见和重要化学指标的测定方法以及有代表性常用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学生上完实验课后应具备如下实验操作技能:
1.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2.掌握比色分析的有关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3.初步掌握常用的水样预处理方法(絮凝法、离心法、过滤法)
4.初步掌握基准试剂的配制方法;
5.初步掌握常见水质分析仪器(721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真空抽滤泵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形式
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讲解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并做必要的示范操作,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试验过程,及时辅导解决疑难问题。尽可能用多媒体教学。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总学时15。每个实验3学时。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实验内容提要
实验类型
1
溶解氧的测定
 
3
1.重点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
2.了解溶氧测定的干扰因素;
3.掌握亚硝酸氮干扰原理及消除方法。
4.学习试剂的配制操作和天平的使用。
验证性
2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氧化法)
3
1.掌握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复习巩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基准试剂的配制方法。
验证性
3
氨态氮的测定
3
1.掌握次溴酸盐氧化法或奈氏法的测定原理,
2.学习用Zn(OH)2絮凝法预处理水样;
3.学习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综合性
4
可溶性活性磷的测定
3
1.掌握活性磷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掌握用0.45微米滤膜真空抽滤水样的方法。
3.巩固比色分析的操作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综合性
5
底泥中硫化物的测定(比色法)
 
3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物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了解底泥硫化物的蒸馏提取方法,
3.巩固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和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验证性
总计
 
15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以平时实验成绩的平均值为总成绩。平时成绩按照学生平时的实验预习准备情况、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实验报告的质量等综合给出。平时实验成绩按10分制评定,最终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出。折合方式为:其中9分以上为优, 8~8.9分为良, 7~7.9分为中, 6~6.9分为及格,小于6分为不及格。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雷衍之主编。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
参考书:《化学实验》,雷衍之主编。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
撰写人
杨凤
教研室主任
姜志强
参加讨
论人员
杨凤,邢殿楼,姜志强
院长(系主任)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210021             课程英文名称: Marine biology
学 时 数:32/8                       分:2.0
适用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海洋技术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海洋生物学是适宜于海渔和行政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同步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鉴定水生生物的主要方法;了解我国沿海习见种类、经济种类、污损种类和养殖种类的主要形态特征、分类依据及其经济价值和利用。通过本实验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水生生物研究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对主要海洋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生态具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切实掌握动物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正确使用常规仪器,初步综合运用已学实验技术方法设计简单实验,学会正确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在实验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科学素质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的训练。训练对动物学科文献的查找和阅读,学会实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为继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学生通过自己采集、培养、解剖和实验观察,了解各类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行为、内部结构特点;了解水生动物和水环境的关系及其各类动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风。培养创新性强、综合素质高的新世纪人才。能力标准表现为能熟练配制所需试剂,熟练操作需用的仪器设备,能根据不同的水生生物采用不同的处理标本方法,以及初步绘制生物图片和鉴定标本方法。
四、教学形式
 温习课堂教学相关内容→实验方法讲述→分组→试剂及仪器准备与调试→实验→记录、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打扫卫生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环节动物门沙蚕形态观察及初步鉴定
1、环节动物门沙蚕外部形态
2、颚环及口环观察
2
综合性
2
软体动物门菲律宾蛤仔的形态观察及解剖
1、扇贝/杂色蛤外部形态
2、入、出水管,闭壳肌等观察
2
验证性
3
节肢动物门对虾的附肢分离及形态观察
1、对虾外部形态
2、头、胸、腹19对附肢拆分观察
2
验证性
4
棘皮动物门海胆的形态观察和骨板鉴定
1、海胆外部形态
2、步带沟、间步带沟等观察
2
验证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同步教学实验共8学时,4次实验,1次不到者记为0分。实验成绩作为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40%。课堂实验表现占实验成绩的50%,实验报告占50%。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随堂考查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其中,随堂考查以当堂面试方式进行,公布评分标准,逐个考查学生的操作、观察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错误,并与学生共同评分,强调促进教学的实效;实验报告强调规范,报告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与原始记录的一致性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原始记录强调其真实性。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仪器维护、桌面卫生、值日卫生。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动物学实验》,周一兵,曹善茂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参考书:
1.《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黄诗笺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刘凌云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动物学实验指导》,姜乃澄等编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撰写人
刘波
教研室主任
王斌
参加讨
论人员
周一兵,曹善茂,刘波
院长签字:
日期 2006.09
 
 
 
 
 
 
 


 
课程编码:540441              课程英文名称:Water Treatment Microbiology
学 时 数:32/16                       分:2.0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大连水产学院2006级教学计划安排及本学科要求制订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本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微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1.正确实用显微镜,学会无菌操作技术,灭菌技术,水样采集、稀释技术。
2.学会细菌分离技术,纯培养技术,培养基的配制技术。
3.学会细菌染色技术。
4.掌握细菌总菌计数,大肠菌群的检测技术。
5.能写出合乎规格的实验报告。
四、教学形式
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步骤,教师预演实验,然后学生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教师答疑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指出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染色
显微镜的使用,细菌、放线菌、霉菌形态的观察,单染色,革兰式染色
4
验证性
2
活性污泥性状的观察
活性污泥性状的观察,原生动物计数,细菌总数的血球记数板记数
4
综合性
3
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的配制,斜面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
4
验证性
4
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计数
水样采样、稀释,大肠菌群计数,平板的制备,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划线分离
4
综合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包括出勤、实验报告。期末考试成绩占90%。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水处理生物学》(第四版),顾夏声等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参考书:《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实验》(第一版),马放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撰写人
张东升
教研室主任
陈炜
参加讨
论人员
张东升,马悦欣,陈炜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571           课程英文名称: general biology Experiments
学 时 数:24                       分:1.0
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21世纪,将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和系统化的科学发展时代。生命科学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必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核心。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给农业、水产、工业、制药业带来巨大变革。普通生物学是非生物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普通生物学实验是配合普通生物学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我们水产学院生物物理专业必须开设实验。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力求使同学们能够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同学们对研究生物学的浓厚兴趣。重要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同学们实际操作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使同学们对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有一概括的了解,并在实验课中得到一定的训练,初步具备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手段。
四、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
普通生物学实验是配合普通生物学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形式实验老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实验类型为研究性为主。总学时24学时。其中细胞学基础实验4学时;遗传学实验4学时;组织实验4学时;植物结构与功能实验4学时;动物结构与功能实验8学时。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的形态结构观察
学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光学显微镜下的植物、动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观察;掌握一般的染色知识和生物绘图知识。
4
验证性
2
植物的组织观察
了解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叶解剖结构的异同;维管组织的构成。
4
验证性
3
动物的组织
观察上皮组织各类型切片:单层扁平上皮;结缔组织(腱的切片);肌肉组织(骨骼肌);神经组织(脊髓横切片)的特点。
4
验证性
4
果蝇的观察
学会观察动物的结构和特征的描绘
4
综合性
5
植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观察
观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4
验证性
6
鲫鱼的外形观察和解剖
学习鲫鱼解剖的常规操作;了解硬骨鱼的结构特点。
4
验证性
 
 
 (二)选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青蛙(或蟾蜍)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通过对蛙(或蟾蜍)外形的观察和内部解剖,了解两栖动物外形、器官结构和机能相适应的特点;学会脊椎动物的一般解剖方法。
4
验证性
2
兔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通过对兔外形和内部结构特征的观察,了解哺乳动物是高度进化、最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动物;掌握哺乳类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
4
验证性
3
 
血液成分观察和血型的鉴定
了解血液的组成成分;学会血涂片的制作方法和血细胞分类;掌握测定血型的方法
4
验证性
4
染色体核型分析
观察、统计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粒的位置,测量染色体的长度且表示出来。
4
验证性
 
六、实验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了解实验原理,完成每一实验的操作过程,观察分析各个实验的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操作水平、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的质量等方面给予一个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教师依据实验内容口试占总成绩的50%。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仇雪梅 编著。大连水产学院自编。
参考书:《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田清涞编著。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撰写人
仇雪梅
教研室主任
王斌
参加讨
论人员
王斌、毛连菊、吴垠、仇雪梅、李雅娟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531             课程英文名称: Genetics Experiments
学 时 数:32                         分: 1.5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21世纪,将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和系统化的科学发展时代。生命科学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必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核心。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给农业、水产、工业、制药业带来巨大变革。遗传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遗传学实验是配合遗传学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我们水产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必须开设大量遗传学实验。培养学生对遗传学规律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力求使同学们能够对遗传学的基础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同学们对探索遗传学规律的浓厚兴趣。重要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同学们实际操作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使同学们对遗传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有一概括的了解,并在实验课中得到一定的训练,初步具备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手段。
四、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
遗传学实验是配合遗传学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实验12学时;遗传学的分子基础实验8学时;遗传学三个基本规律的实验8学时;微生物遗传实验4学时。教学形式实验老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五、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染色体核型分析
观察、统计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粒的位置,测量染色体的长度且表示出来。
4
验证性
2
果蝇饲养观察实验
果蝇的生活史、形态构造、成虫雌雄的鉴别,果蝇常见的几种突变类型。
4
综合性
3
植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观察
观察植物生殖细胞形成中的减数分裂染色体的情况。
4
验证性
4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果蝇唾腺的分离,唾腺染色体的制片、观察其结构特点。
4
验证性
5
动物组织基因组的提取
用蛋白酶消化DNA样品,酚仿抽提DNA。提取缓冲液 、20%SDS 、5mol/L醋酸钠、酚/氯仿/异戊醇(25:24:1)、异丙醇、70%乙醇等不同溶液的作用,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
4
验证性
6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掌握制胶和灌胶等电泳技术,会对电泳胶板进行染色和观察。
4
验证性
7
性染色质:人体X染色质观察
掌握观察与鉴别X染色质的简易方法,识别其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了解人类X染色质的特征。掌握人类巴氏小体的制片技术。
4
验证性
8
遗传平衡定律
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
4
验证性
 (二)选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红色面包霉的四分体观察
了解面包霉的活化、杂交过程,观察四分体。
4
验证性
2
 显微摄影技术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学会显微摄影装置的安装、调试,学会选择滤光片、取景,掌握好暴光时间。
4
验证性
3
大肠杆菌的转化实验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用化学方法转化。
4
验证性
4
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掌握动物骨髓细胞的收集、低渗、滴片等技术,观察动物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
4
验证性
六、实验成绩评定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操作水平、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的质量等方面给予一个平时成绩,在学期结束时,再举行一次笔试,作为考试成绩。最终,教师将以平时成绩占50%,考试成绩占50%的比例,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实验成绩。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遗传学实验》,毛连菊主编。大连水产学院自编教材。
参考书:
1.《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张贵友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遗传学技术》,卢龙斗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3.《遗传学实验》,杨大翔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遗传,1999。 
撰写人
仇雪梅
教研室主任
王斌
参加讨
论人员
王斌、毛连菊、吴垠、仇雪梅、李雅娟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520653   课程英文名称: Functional Experiment for Aquatic Animals
学 时 数:24               分: 1.0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大连水产学院2003版培养方案等制订本实验教学大纲。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水产动物机能学实验Ⅲ》的内容是有关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方面的实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具有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它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加深对饲料成分分析、消化实验、配方设计等理论学习的认识和理解,学习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所涉及相关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较强的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理论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是理论学习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之后的强化和提高。
通过实验学习使学生掌握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所涉及一些相关实验,掌握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较强的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形式
实验课堂讲解、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学生需每人参与实验,亲自动手并做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水分的测定
饲料样品的制备;初水分、吸附水和总水分的测定。
3
验证性
2
粗蛋白的测定
饲料样品的消化、蒸馏和滴定。
4
验证性
3
粗脂肪的测定
用乙醚对饲料样品在脂肪测定仪上进行抽提,烘干,用重量法计算出脂肪的含量。
3
验证性
4
粗灰分的测定
将饲料样品放入坩埚中,置入马弗炉中灼烧,利用重量法测定饲料中粗灰分的含量。
3
验证性
5
消化试验——饲料养分消化率的测定
鱼类粪便的收集;蛋白质、脂肪、干物质的测定;三氧化二铬的测定;消化率的计算。
8
综合性
6
渔用配合饲料配方的电脑设计
线性规划法的原理的介绍;
饲料配方的电脑设计。
3
设计性
 
(二)选开实验
选开实验的选开原则为在必开实验进行的同时,时间允许的话(必开实验很多需要等待结果)进行钙磷的测定,在粗纤维测定仪和热量计工作和运转正常的情况下测定粗纤维和饲料能量。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粗纤维的测定
将称量好的饲料样品放入沙芯坩埚中,放在纤维测定仪上进行酸碱烧煮,在马弗炉中进行灼烧,用重量法计算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
4
验证性
2
钙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将饲料样品进行灰化或消化,然后用草酸铵进行沉淀,用硫酸溶解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滴定,从而测得饲料中钙的含量。
3
验证性
3
磷的测定
样本经灰化或消化后,样本中磷在酸性溶液中与钼酸铵结合成钼酸磷铵。钼酸磷铵遇还原剂则变成 “钼蓝”。根据所产“钼蓝”兰色的深浅,应用比色法,即可测出样本中的磷量。
3
验证性
4
能量测定
了解氧弹式热量计测热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
验证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采用平时实验操作,出勤表现、口试与实验报告评分相接合的考核方法。实验操作占总成绩的30%,口试成绩占30%,试验报告占40%。
实验操作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对错,实验积极性和认真程度等。实验。出勤表现为学生迟到早退以及旷课情况。实验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数据真实性,准确性,书写情况以及思考题的回答情况。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水产动物机能学实验》,桂远明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参考书:《饲料质量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张丽英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撰写人
王福强
教研室主任
王吉桥
参加讨
论人员
王福强,张涛,包鹏云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041                 课程英文名称:Developmental Biology
学 时 数:48/18                          分:3.0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发育生物学》实验隶属于《发育生物学》理论课程,未单独设课。本实验教学大纲于2006年9月制定,旨在配合并深化理论教学内容。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来研究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及调控机制的一门学科,是生命科学有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程,研究动物发育过程微细结构及功能的科学,应高度重视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胚胎、组织和器官的显微结构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高等动物及水产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接受标本的制作和观察等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 熟练使用和维护普通光学显微镜,熟悉显微镜各部件的用途。
2. 能识别各种细胞,组织及主要器官的光镜结构。
3. 用绘图、语言、文字对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正确描绘或描述。
4. 通过操作性实验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参加科研工作及撰写科研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形式
本课程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学生实验前温习理论课教科书,预习实验指导书。指导教师概述实验基本内容和方法以及显微镜使用等,并针对实验难点、重点作具体指导。学生一人一台显微镜,两人一套组织切片,由教师先讲述切片的基本内容,然后学生阅片;阅片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私下指导。之后,教师对学生阅片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实验内容予以总结,布置实验报告内容。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必开实验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动物生殖腺切片观察
精子的发生;卵子类型;卵子的发生
4
综合性
2
海胆、文昌鱼卵细胞发育期装片观察
海胆的早期胚胎发育装片观察,区分海胆的卵裂类型、囊胚类型;文昌鱼的早期胚胎发育装片观察,区分文昌鱼的卵裂类型、囊胚类型。
3
验证性
3
蛙囊胚期切片观察
蛙卵分裂早期切片、蛙卵分裂晚期切片、蛙卵囊胚早期切片、蛙卵囊胚晚期切片、
3
验证性
4
蛙原肠胚期切片观察
蛙原肠早期切片、蛙原肠晚期切片、
4
验证性
5
蛙神经胚期切片观察
蛙神经沟期切片、蛙神经管期切片、蛙神经板期切片
4
验证性
(二)选开实验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课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0%,包括实验课出勤及实验报告两部分内容。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发育生物学实验指导》,王媛、张峰编。大连水产学院自编教材,2006。
参考书:
1.《发育生物学原理》,樊启昶、白书农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发育生物学》,张红卫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撰写人
王媛
教研室主任
李霞
参加讨
论人员
李霞、张峰、秦艳杰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441                     课程英文名称: Cell Biology
学 时 数:40/8                               分: 2.5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的。本实验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并初步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技术。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实验作用是让学生牢固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具备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同时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进行细胞生物学创新性研究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一门从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活动的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客观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形式
学生操作为主。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细胞膜的渗透性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4
验证性
2
血细胞吞噬观察
体外观察水生动物血细胞吞噬作用
 4
综合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报告为完成实验课教学的最终结果,对缺席实验课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细胞生物学实验》,杨汉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王金发、何炎明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撰写人
张 峰
教研室主任
李霞
参加讨
论人员
李霞、王秀利、王媛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170301                    课程英文名称: Cell biology
学 时 数:64/16                             分: 4.0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的。本实验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并初步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技术。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实验使学生牢固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具备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同时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进行细胞生物学创新性研究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一门从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活动的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客观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形式
 学生操作为主及演示性为辅助。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细胞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一)光镜下细胞器形态学观察:
1、高尔基体 (兔神经节切片)
2、细胞核及核仁(蝾螈表皮装片)
3、线粒体 (肾小管切片)
4、细胞骨架 (培养肝癌细胞飞片)
5、中心体* (马蛔虫受精卵切片)
(二)操作: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制片(显示活体线粒体)
4
演示性
2
细胞融合
了解聚乙二醇(PEG)诱导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掌握细胞融合的操作方法
4
验证性
3
细胞膜的渗透性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4
验证性
4
血细胞吞噬观察
体外观察血细胞吞噬作用
4
综合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报告为完成实验课教学的最终结果,对缺席实验课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细胞生物学实验》,杨汉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王金发、何炎明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撰写人
张 峰
教研室主任
李霞
参加讨
论人员
李霞,王秀利,王媛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520181                        课程英文名称: Malacology
学 时 数:32/12                                 分:2.0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依据《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以适应水产养殖学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贝类学实验课程是一门贝类养殖学专业实验基础课程。是高等水产院校四年制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课程主要通过解剖贝类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与其生理等生物学的之间的关系,通过常见经济种类的分类学内容的讲授和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贝类生物学、生理学和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贝类分类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贝类形态结构比较及鉴别常见的和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种类的基本训练,为其专业课程贝类增养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增强贝类解剖方面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其今后从事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常见贝类种类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以及与其环境的统一的关系。通过常见种类的分类,能够掌握一定的贝类学基本的知识,为其下一步贝类养殖学的教学和生产实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形式
通过教师讲解、演示,课堂提问等环节,了解和熟悉实验内容,并经过学生实际操作,理解和消化实验内容。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实验一、栉孔(海湾)扇贝的形态解剖
1.观察栉孔扇贝外部形态;
2.解剖栉孔扇贝内部构造。
2
验证性
2
实验二、太平洋牡蛎的形态解剖
1.太平洋牡蛎的外部形态观察;
2.太平洋牡蛎的内部解剖;
2
验证性
3
实验三、菲律宾蛤仔的形态解剖
1.菲律宾蛤仔的外部形态观察;
2.菲律宾蛤仔的内部解剖以了解其构造。
2
验证性
4
实验四、香螺的形态解剖
1.香螺的外部形态观察;
2.香螺的内部解剖。
2
验证性
5
实验五、瓣鳃纲的分类
蚶科、帽蚶科、贻贝科、钳蛤科、珍珠贝科、江珧科、扇贝科、海菊科、不等蛤科、牡蛎科种类等的观察和认识。
2
验证性
6
实验六、腹足类的分类
原始腹足目:鲍科、帽贝科、笠贝科、马蹄螺科、蝾螺科、蜒螺科;2、中腹足目:滨螺科、轮螺科、衣笠螺科、风螺科、玉螺科、宝贝科、冠螺科、鹑螺科、琵琶螺科等的观察和认识。
2
验证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门实验课共六次实验,每次实验根据学生在实验时的操作情况、实验报告记分,共计30分。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贝类学概论》,蔡英亚主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主要参考书:
1.《贝类学纲要》,张玺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2.《黄渤海的软体动物》,齐钟彦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3.《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系列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撰写人
吕豪
教研室主任
王吉桥
参加讨
论人员
吕豪,常亚青,高悦勉,曹学彬,宋坚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
 
 
 
 
 


 
课程编码:250141                   课程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Ecology
学 时 数:32/8                             分:2.0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本课程实验大纲根据环境工程专业(渔业环境工程)培养目标在智育方面“培养具备废水、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环境检测及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环境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业务培养要求中毕业生应获得“具备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监测与评价、工程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专业技能和方法;掌握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设计、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环境污染物检测与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而制订。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通过理论教学、实验与自学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了解水域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能够运用生态学原理来分析环境问题。实验对理论教学是一个必要的补充和强化。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了解,理解“肥、活、嫩、爽”的生物学含义,掌握一些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
2.学生能力标准
1)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采样方法;
2)浮游动物常常见种类鉴别;
3)生物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4)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
5)水质肥度和富营养化的生物学评价。
四、教学形式
    现场教学和室内实验相结合。在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事先了解实验内容。实验时指导教师详细讲述实验内容、注意事项及报告要求,并随时指导。每个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内容并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1
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监测和分析
到一典型水体,进行看水生物学分析,测定水生生物种量,计算多样性指数,并测定透明度、叶绿素含量,对水体的营养状况和污染状况加以分析。
8
综合性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实验课成绩占本课程成绩的20%。
 
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环境生态学》实验指导书,自编教材(赵文编),大连水产学院,2005。
参考书:《水生生物学(水产饵料生物学)实验》,赵文编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撰写人
闫喜武,赵文
教研室主任
姜志强
参加讨
论人员
闫喜武,赵文,刘青,姜志强
院长签字:
日期:2006.09